我們現在一談競爭,80%以上的人想到的是價格競爭。但除開價格以外,我們在質量、性能、售后服務、客戶滿意度這方面的競爭卻很少。
另外我們這個競爭應該還有一些別的非常重要的指標,比如說債權管理的制度、盈利、收益率指標。我們現在這個行業的競爭基本上就集中在價格,但是我覺得應該更加全方位的競爭,因為衡量一個企業的好壞絕對不是你賣了多少臺或者市場占有率如何,我想應該是“全方位競爭”這樣一個概念。
第二,打價格戰也好,不打價格戰也好,都需要實力,也需要體力。我們競爭的目的并不是受重傷而流盡最后一滴血,競爭的目的還是為了自己要做強、做大以及可持續循環,這才是最重要的目標。當所有方面競爭都沒有實現這個目標話,我覺得就是一種負面的或者自殺事情。
關于競爭,包括價格競爭在內,我們應該要有理智。另外競爭應該是多方面,而不單是價格或者付款條件的競爭,應該全方位的競爭。